石榴快評丨綠色低碳教育進課堂,切莫流于形式
2023-03-17 01:08:03 來源: 天山網-新疆日報原創
岳燕云
近日,自治區教育廳發布《自治區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工作方案》,明確提出“把綠色低碳要求融入國民教育各學段課程教材”,并制定了2025年和2030年的主要教育目標。
頂層設計將踐行綠色低碳理念、適應綠色低碳社會、引領綠色低碳發展,作為對新一代青少年培養的新目標,可見其意義非同一般,而教學也決不能流于形式。
言必信,行必果。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、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,是我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。而“雙碳”目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,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,需要社會各界、各行各業共同參與,學校更不能置身事外。
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,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要靠我們每一個人,但終將要靠青少年。不僅如此,如果每位學生都能落實“光盤行動”、節約用紙、少用一次性餐具等,其作用不可忽視。據有關專家估算,全國千余所高校若都能建成“低碳大學”,一年至少可節省約210億元。此外,還可省出約26個武漢東湖的水體量,增加七個半香港大的綠化面積??梢?,綠色低碳教育進課堂,不僅必要而且必須。
然而,令人擔憂的是,如今,一方面學生的升學壓力較大,學校更愿意把有限的時間安排給能產出“分數”的課程;另一方面,工作“從娃娃抓起”有泛濫現象,據教育部不完全統計,近年來陸續有100多項相關工作試圖進校園“從娃娃抓起”,“娃娃”們也疲于應付。面對這些不利因素,如果學校不能提高認識、采取有效措施,那么,綠色低碳教育進課堂極有可能流于形式,被邊緣化,如此一來,影響的不只是青少年個人綠色低碳生活習慣的養成,更關乎“雙碳”目標的順利實現。
避免綠色低碳教育形式化,各學校應充分認識此舉的重要意義,要多花一番心思,細化相關舉措,比如加強這方面師資力量的配備,為綠色低碳理念持久在教育領域推廣提供保障;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綠色低碳理念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;建立一些積極的評價激勵機制引起學生及家長的重視等。只有做好“進課堂”之后的文章,新一代青少年才能增強環保意識,用實際行動引領社會風尚,挑起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“大梁”。